今年4月21日,我应中共北京市西城区委、区政府的邀请到离我家不远的什刹海景区考察。这也是我来到北京70年来第一次到北京城区内的景区一游,看到城内这样一大片历尽沧桑保存下来的属于人民的水面,真使我耳目一新、兴奋不已。
这次西城区邀请我到什刹海,主要是在落实北京市关于旧城改造方案中,如何解决好什刹海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开发、利用的问题,想听听我这个“老北京市民”的意见。
说实在话,北京解放初期,我曾是梁思成教授领导的第一届首都城市规划委员会的成员之一。也是最早热心于如何把北京这个历史文化古都的传统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结合好的人之一。可惜的是,1957年以后的多次政治运动使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而且留下了很多很多的遗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倾心研究贫困地区的致富道路和小城镇的发展模式。直到最近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开始关注大中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其中也牵涉到许多历史名城在发展中如何保护、开发和利用传统文化遗产的问题。今天到什刹海一看,才发现北京的历史文化遗产中,有待开发利用的太多了。
就拿恭王府来说吧,我是去年在电视剧《刘罗锅》里首先接触到的。这回考察的第一站就是恭王府,而且西城区的同志是让我坐“胡同游”的三轮车去的。虽然路途不长,但感受与坐汽车完全不同,使我回忆起骆驼祥子的黄包车,还真有点老北京的味道。
恭王府花园是乾隆年间大贪官和府邸的后花园。园中假山水池、花草树木、亭台楼阁、回廊石舫应有尽有,而且设计别致独具特色,其中还有不少典故传闻耐人寻味。大戏楼就是其中之一。走进大戏楼,给人的第一感觉就如同进入了明清时代的大茶馆,厅堂内整齐地码放着红木的八仙桌、大方凳,桌上摆着小食品和盖碗茶。所不同的是,大戏楼的所有梁柱上全部画满了藤萝,坐在里面凉爽宜人,确有在露天的藤萝架下乘凉的感觉。听讲解员说,这是当时和为遮掩自己在室内看戏高于皇上的事实而想出的办法。后来成为他的欺君大罪之一。当时,为了满足戏楼内的音响效果,设计师还在戏台下面预埋了九口大缸,使观众不用“麦克风”就可听清乐曲和戏文。
园内的假山奇石比比皆是,形态各异,尤以“望月台”前的假山设计别出心裁。粗看似“二龙戏珠”,细看像“十二生肖”;山下的石洞内还藏有康熙为其母祝寿御题的“福”字。据导游介绍,园内所有的太湖石,都是通过大运河从江南运到通州,冬天再用“冰床”经通惠河运到什刹海。可见当时和建其王府时的奢侈与腐败。同时也证明历史上“和一倒,嘉庆吃饱”的传闻不无道理。听说恭王府花园自1995年开放以来游人络绎不绝,尤其是拍了《刘罗锅》以后,参观者与日俱增,不但已收回修缮投资,还挣了好大一笔钱,这就是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宣传的效果。
可惜的是,这次来恭王府邸,只看了花园却未进入府邸。只因文革中恭王府被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和中国音乐学院占用到今未能对外开放,所幸的是文学艺术研究院与音乐学院大楼业已建成,房屋正在腾退中。真希望府邸与花园一样尽早对外开放,如果策划使用得当,又将是一笔不小的旅游收入。听西城的同志介绍,像这样的情况还有一个醇亲王府。如果下点功夫把它也开发出来,再拍个什么片子把它一宣传,同样会产生可观的效果。
这次考察的第二站,是什刹海旁现存的唯一庙宇广化寺,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据说远古时代这里曾有十座古刹,所以得名“什刹海”。今天的广化寺虽也有僧人主持佛事,但有相当一部分为北京市佛协的办公区。也正是因为这样,这个庙宇在文革期间才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但仍可见到许多文革时期留下的遗憾;庙宇东侧一座某研究所的五层办公楼,紧贴庙墙而建,显得极不协调;在寺庙大门前原有的放生池处,矗立起一座三层的招待所,使这座原本面临什刹海的寺庙藏在阴山背后,叫人不识庐山真面目。
我们来到广化寺时,寺庙的主持怡学法师亲自到山门前迎接。并陪同我一起参观,与我合影留念。但使我奇怪的是,保持如此完好的寺庙,香火却不如杭州的灵隐寺和苏州的寒山寺。经询问才知,原来该庙只接待佛教信徒并未全部对社会开放。在我看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内外许多有名的寺庙都把开展旅游业作为创收的重要部分之一,既增加了收入又宣传了自己,使旅游、佛事相得益彰,何乐而不为呢。
在去广化寺的途中,我们乘车沿什刹海岸边缓缓而行,边看“海”边的风景,边听导游同志的介绍。
看着北京市内如此宽阔的一片碧水,看着这整旧如新的堤岸护栏,看着这岸边的桃花翠柳以及花柳丛中依稀可见的王府古刹、错落民居,不由得使我想起江南水乡正在蓬勃发展的“小城镇民俗文化旅游”。在我看来,他们的基础条件,远远不如北京的什刹海,但由于领导重视组织宣传得好,又想出许多有特色的“花样经”,就像什刹海的“坐三轮游胡同”那样,已经挣到了许多钱。如果这里的领导加一把劲,再依靠大家多想些办法把这里开发利用好,创造出更多的有特色的旅游项目,一定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富裕一方百姓,造福北京人民。当然,还需要市区政府给点政策重点扶持一下。